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9月11日下午,bevictor伟德在大学城校区院系办公楼360会议室举办“赓续红商薪火,共话立德树人”教师成长与发展主题交流会。学院党委书记肖锋、副院长(主持工作)韩小花、党委副书记沈长霞、党委组织员、各支部书记及青年教师代表参会。会议以“红商精神”为引领,聚焦党建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、教师专业能力提升,搭建老中青教师交流平台,凝聚育人合力。

会议现场
交流会伊始,韩小花为活动致辞。她强调教师是学院发展的核心力量,学院将教师成长作为提升办学质量的基石,指出本次“薪火对话”旨在推动教学、科研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,希望参会教师以此次交流为契机,在教学中坚守初心,在科研中勇攀高峰,学院班子会全力支持教师成长,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。

韩小花致辞
在教师分享环节,孟丁教授以“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传承”为主题展开分享,提出“课程思政为纲、专业建设为本、教材建设为桥、课程建设为路、AI赋能为点、案例库建设为线、师资培养为面”的立体式课程思政建设体系。他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,将课程思政元素比作“富矿”,提炼出历史观大局观塑造、核心价值观培育等“7个矿床”,强调思政元素需如“盐溶于水”般融入专业知识,实现“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”的多元统一。

孟丁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
近期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的孙玉姣老师聚焦“项目申报”这一核心需求,从选题策略与申报书写作优化两大维度分享实战经验,为参会教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指导。她提出,选题需紧扣“国家重大需求、学术前沿、自身研究基础”三大原则,申报书要清晰论证立项依据,确保研究内容逻辑闭环且注重格式规范与细节优化。她以自身多次修改项目题目、反复请教专家的经历,鼓励青年教师多交流、多打磨,在科研道路上保持严谨与坚持。

孙玉姣分享学术成长经验
专题分享后,参会教师围绕“教学知识点与思政融合”“科研写作技巧”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,来自各支部的党员教师代表带着对“红商历史中的思政素材如何融入教学科研”的深入思考积极提问交流。孟丁教授建议通过反复实践与学生反馈,优化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,实现“课课有思政,人人讲思政,处处见思政”的育人成效;孙玉姣老师则建议青年教师以科研反哺教学,将服务国家战略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优秀案例,让教学既具专业深度,更有政治高度。
交流会最后,肖锋作总结发言。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前夕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,强调“坚守教育初心,提高教书育人本领”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使命,指出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相辅相成,表示此次交流会既是学院“传帮带”优良传统的传承,更是“红商精神”赋能师德师风建设、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具体实践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,持续搭建交流平台,助力教师在教学科研中不断成长,为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力量。

肖锋总结发言
此次交流会以“红商薪传·立德树人”为核心主线,生动诠释了“党领商行”理念下师德师风与教学科研相融相促的实践价值,进一步凝聚了“躬耕教坛、强国有我”的思想共识,为bevictor伟德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。参会教师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,把党建要求与师德规范深度融入教学科研各环节,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教学科研实践,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持续前行。
图文:苏小凤
初审:秦 雨
复审:韩小花 沈长霞
终审:肖 锋